中央商务区外青松公路东侧44-01和44-02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
中央商务区外青松公路东侧44-01和44-02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
中央商务区外青松公路东侧44-01和44-02地块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香花桥街道,东至昭盛路、南至新业路、西至外青松公路、北至翰卓路,总占地面积约13844.92平方米(其中44-01地块12405.51平方米;44-02地块(带征绿化)1439.41平方米)。44-01地块规划为商业服务业和教育科研设计综合用地(C2C6,位于调查范围中西部),44-02地块规划为公共绿地(G1,非社区公园或儿童公园,位于调查范围东部)。根据《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等工作的若干规定》沪环规〔2021〕4号等相关规定,应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按第二类用地进行评价。上海元易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受上海市青浦区土地储备中心委托对该地块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
第一阶段工作:
地块历史及变迁
地块周边500m范围内:1999年之前主要为农田、道路、河道和村民住宅;2002年之后因工业园区建设陆续出现多家工业企业。
现场踏勘及访谈
地块内主要为闲置空地,有少量破碎地坪,表面苫盖;地块内东部现状为道路绿化,绿化内存在市政管线包括高压电缆、通讯光缆;周边有围挡,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入。
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根据第一阶段调查,历史上地块内曾存在汽修企业,地块周边邻近区域存在多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对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VOCs、SVOCs和石油烃。根据《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沪环土〔2020〕62号)等相关要求,应开展第二阶段采样调查工作。
第二阶段工作:
初步采样监测工作
(1) 点位设置:地块内采用专业判断法结合系统布点法布设2个土壤采样点、6个水土复合监测点。设置对照点位于地块外西侧,历史农田和闲置空地,无工业开发利用历史区域。
(2) 土壤地下水检测项目筛选:根据第一阶段污染识别的特征污染物类型,检测项目包括《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基本项目45项,保守考虑检测其他项目中的重金属、VOCs、SVOCs和总石油烃,以及pH值,合计测试指标65项。
(3) 现场采样:上海杰狼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采用直推式取土和中空螺旋方式建井,于2025年7月14日完成钻孔建井作业。采样单位为上海谱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4日-16日期间完成样品的筛选、采集、储运等工作。本次第二阶段初步采样共采集土壤样品32个(含3个平行样、3个对照样),地下水样品8个(含1个平行样及1个对照样)。因土壤样品S04-3钴和S05-1苯并[α]芘检出结果较为接近其筛选值,2025年9月1日开展第二次进场复核监测工作,采集土壤样品15个(含2个平行样)。两次进场共设置采集淋洗样4个,运输空白样4个、全程空白4个。
初步采样分析结果简述
根据本次实验室上海谱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检测项目分析结果:
(1)土壤分析结果
土壤样品pH值检测值区间7.75~9.05,所有土壤样品中部分检测项目有检出,包括砷、镉、铜、铅、汞、镍、锑、铍、钴、钒、䓛、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及石油烃(C10-C40),检测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等相关限值要求。其他检测项目未检出。
(2)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
地下水样品pH值检测值区间为7.0~8.8,所有地下水样品部分检测项目有检出,包括砷、汞、镍、镉、铜、锑、钴、钒和石油烃(C10-C40),检出浓度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类标准限值和《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沪环土〔2020〕62号附件5)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其他检测项目未检出。
调查质量控制工作
本项目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生态环境部公告2022 年第17 号)要求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工作,包括采样分析计划、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分析和调查报告环节,质量控制评价合格。
建议
建议建设单位做好地块日常管理工作,完成本次调查备案后,加强法规宣贯引导,禁止人员随意进出,禁止垃圾倾倒等违法情况发生,施工过程中避免对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